中國時報 A22/時論廣場 2008/04/26
誰的榮景,如何面對?
【劉正威、李明璁】
並不令人意外,選前彷彿百業蕭條、民不聊生的台灣,選後就開始浮現一片「榮景」。總愛批評民進黨政府「鎖國」、「沒有全球觀點」的媒體,在中國富豪團抵台時,完全不在乎全球經濟信心低迷的國際現實,不斷歡呼喊話:「新政府準備好了!大家要賺錢了!」
《天下雜誌》在今年初曾製作一個倫敦專題,提及資金、市場和人才的三重開放,使該城市匯聚了跨國菁英,而地產和房市價格也屢創新高,並得以重執世界金融之牛耳。然而,他們所遺漏的故事是:一般倫敦小市民的生活處境,以及去年底榮景逐漸衰退,人們被迫面對的各種難堪。
倫敦近年的確擁有某種「榮景」,房市漲了五成以上。二○○七年底,一個小家庭公寓至少要四十萬英鎊(約合台幣兩千五百萬元),熱門地段甚至高達八十萬英鎊。倫敦上班族稅後平均年薪約兩萬英鎊。換言之,對一般中產階級來說,不吃不喝也要廿年才能成家。
根據統計,首次購屋者只占倫敦房市交易的一五%。去年底景氣逆轉讓問題更加惡化,銀行要求首購者須繳付兩成以上的自備款才准予貸款,有些甚至直接拒絕這些小市民的申請。許多媒體和市場專家,直到此時才赫然「發現」:這波所謂榮景所附帶而來的社會不公。
「榮景」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投機客和經濟移民。炒高倫敦房市的不只是買下天價豪宅的俄國能源商人,金融界裡享有豐厚紅利的跨國商業菁英亦是共犯。他們沒有祖國,錢往哪流,人就跟上;反正各地政府總會熱切歡迎。倫敦泡沫破了,還有杜拜、東亞和南美,何況他們仍可坐領英鎊房租。分配問題與「全球化」的他們無關,照顧無殼蝸牛是地方社福機構的事。
當然,被吸引來倫敦的不全是菁英過客,也有嚮往落地生根的低技術移民。這之中,有不少人是傾原鄉家族之力在倫敦置產、經營小商店或小餐館;較底層的則在廉價工資中辛苦求生。弔詭的是,本地年輕中產階級會怪罪有錢置產的低技術移民,間接造成房價飆漲而害他們買不起屋;而本地勞工階級,則因差別工資的排擠,失去許多工作 機會。
榮景固然使錢發熱變燙,但貧富差距卻也因此擴大。越具能力且有意願投資的富人,在金錢捲動的投機遊戲中勝率越高。相對的,中下階層因無法承擔投資損失風險而選擇觀望;其資產在名目上就算沒有縮水,也會在富者越富的過程中變得相對不值錢。如果再遇上能源危機或通貨膨脹的壓力,無異雪上加霜。
更具體來說,在榮景時,房地產對倫敦富人的確是筆好生意:銀行捧著鈔票讓他們借,連購後出租計畫都有專人協助。但窮人的遭遇恰恰相反:既無資產保證又沒高所得,銀行根本不太願意借錢給他們。據此,金融人士很「體貼」地提供了次級房貸:以較高的利率給那些相對沒有償債保證的首次購屋者貸款。
這在前幾年尚且可行,但去年底榮景消退時,次級房貸風暴馬上現形:當繳的本金利息現值比買的房屋現值還高時,當事人為何還要繼續繳付房貸?榮景並沒給窮人任何機會─榮景後他們還能保住工作就不錯了;但對富人來說俯拾皆投資標的─榮景有無只代表投資機會的多寡。
「榮景」,向來是一個極具媚惑(但也因此危險)的政治經濟論述。從英國最近經驗看台灣的現在進行式,至少有三大問題必須審慎思考:這「榮景」到底是實質或浮面上的榮景?對誰來說這真的算是榮景(誰從中得利、而誰卻身受其害)?榮景過後,誰得繼續承擔那幻滅的爛攤子?
其實,倫敦經驗並不獨特,前述現象都曾在經濟史上重複發生。對照英國的榮景,如果全面開放外資、人才和市場是新政府既定政策,我們沒有理由否定台灣的「榮景」就在不遠處;但同時,我們也一樣沒有藉口否認那些已發生在倫敦、「榮景」附帶的社會問題,不會在台灣發生。
面對這些媒體與政客不能說的祕密,以及如此傾斜的「榮景」打造,胼手胝足、辛勤度日的小市民們,準備好了嗎?
(劉正威為英國劍橋大學策略管理博士候選人,李明璁為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
要有這樣的榮景,台灣在對外國人的法令上還得多加開放。會不會如此呢?有可能,但也有可能做不到,因為會危害一些本土大財團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