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31, 2007

2007/07/31投資週記

投資和理財的目的是不同的
  如果手上有一千萬,不可能全部做股票,但有可能做基金,因為股票風險高,有可能跑不掉。「如果你有一千萬,為什麼不全部押股票?」「你現在有多少錢,為什麼不全部押股票?」很簡單,你不可能重押,所以賺的不過是屎目。漲也不好,跌也不好,對心臟真的不好。

  要漲停板,要花多少時間?還是該把時間用在工作的收入上?馬可波羅三年來380%,要多少漲停板?今年的中國,沒有去年的100%,也有70%,也有50-60%,一百萬要賺六十萬,要做多少功課,要花多少時間?有誰能在三天大跌內選到鐵人和中環這兩支唯一還在上漲的呢?年輕人不要把時間花在看盤,沒有那麼準,把生活留給自己,不要把時間留給股市。

  下半年全球的資金會
  1. 流到新興亞洲,因為新興亞洲是全球的代工起漲點,台灣在補漲,中、韓、新正在漲。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暢旺,所以原物料需求急速上昇,會因此帶動南美的經濟,
  2. 而南美是西班牙的腹地,所有產品會輸出到南歐和東歐。
  3. 現在歐洲的重心在東歐起飛,正在蓋高鐵和基礎設施,西歐和北歐會因為東歐而獲利。
  4. 東歐因俄羅斯的油收入已經把債還光,是全世界超過台灣成為第三大外匯國。
  5. 中東和北非因為油價猛昇,所以也會如此發瘋。
  6. 美國受次級房貸的影響,半年後就可以復甦。
  從05~07年的中國,會成為所有漲的市場中,最強悍的。因為,中共的宏觀調控,無法壓下股市,原本認為會盤整的紛紛跌破眼鏡,最近滬深又破新高,基金的募集持續上昇,只能用熱到爆來形容。下半年的中國,最少再賺個20~30%,會比拉美與東歐更好,因為油有太多人在做多放空期貨,油的獲利會不穩定。上半年的馬可波羅就賺了60%,花那麼多時間研究,還不如押對一個趨勢。這是唯一一次像1998年到2000押科技一樣,就是一路漲。今年中國震幅拉大,讓單筆和定期定額績效相去不遠,現在不上車,更待何時?

  所以,這兩年就要靠祖國來賺錢

  財富自由:不用工作也有穩定的收入,而且遠大於我的支出

  四種致富的可能原因
  1. 祖上有積德
  2. 天生偏財運
  3. 後生好姻綠
  4. 日積又月累
  一般人沒有1、2、3,只能靠4了。

重申,2015年泛亞鐵路南線開通,中國每天一百萬旅客流入中南半島,RMB就成了中南半島的強勢貨幣。美元是因為美國經濟實力強,所以成為世界貨幣。歐元是為了經濟整合,才統合成歐元圈。亞洲未來有可能走什麼路?美元路還是歐元路?

  台幣的20年後的未來何在?

全世界的股市為何這麼好?因為有三個錢在竄
  1. 油元
  2. 外匯存底
  3. 私募基金
在銀行買境外基金,轉換時常要多換幾次匯。
日本基金換歐州基金,要日幣換台幣換歐元,匯兌損失高。
銀行還會收信託管理費0.2~0.3%
同基金內轉換,內扣:一般0~0.5%
手續費:500元

新聞
CDO美國次級房貸事件,美林下了貝爾史登的次級房貸CDO四十億美元,但美林硬要贖回,所以貝爾史登不得已出售,因此這封閉市場中,所有的買家都要贖回,因此不得不下跌。這是心理層面造成CDO下跌,真正有錢的私募基金會去用低價買CDO。但美國的區域房市對美國的經濟成長影響有限,亦對全球的影響不大,因為中國的最大外銷國已經是歐盟。所以美國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有降低。

而K1避險基金是用平均分攤虧損,對後來投資者不太公平;但bluefin避險基金是直接提列,對後續的投資者較公平。

台灣只有台股基金好,因為外國人不知道台股基金的特性。台股受政治影響太大,而且基金經理人用人頭在炒小股票,這些都不是外國人能理解的。至於台灣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就銘謝惠顧吧,就算國泰那麼大,也不可能派人在中東看石油,所以,直接買境外發行的海外基金即可。

星期二, 7月 24, 2007

2007/07/24投資週記

Bear Stern的Subprime mortgage COD商品惡化,造成UBS必須認列150億USD的虧損,全美九成九的避險基金如K1都有買到Bear Stern約為2.5%的經濟規模,K1的作法是把2.5%分攤損失為十二個月。目前有十六家大銀行借錢給Bear Stern,所以影響會蠻大的,會連帶影響全球的經濟體系。所以,多元性策略很重要,fund of hedge fund 的策略如果在30種以上,對整體的fund損失並不大,最多就是那3%而已。

末日博士麥嘉華預測中國股市是泡沫,但是西方人不曉得,中國股市要看中共的態度,而不是經濟理論。

選對基金的趨勢比選對那一檔基金重要以最弱VS最強
1債券:1% VS 5%
2拉美:39% VS 45%
3中國:80-130%
4日本:負的…

所以呢,選對基金趨勢比較重要,賺80%和100%有多少差別?

Jim Rogers年初認為,中國股市雖然泡沫化,但不代表它不會再漲。

南科爆滿,中科沒有位置。目前台商在中製造,運回台灣組裝,再運到美國去。因為中國製的東西現在被美國很多地方認定品質差,現在德州已禁止中國製電子商品進口。這種趨勢下去,台股很可期。

推動中國股市的藏鏡人:中國政府和國營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政府持有太多股票,國營企業的獲利全部進入股市。

全球資金滾滾湧進新加坡樓市異常爆漲。新加坡的房地產還有一波漲幅。

台灣在金融的進步上很慢,所以很難找到好的金融商品。

2005年股債同漲同跌,股債相反走向的歷史被打破,起因是衍生性商品太多,使得指數選擇權的操作,皆在影響股債價格。

太陽能目前的轉換率太低,還沒到可以運用的地步。把錢押在這種產業並不看好。

目前能源的題材單一,但震盪大,可是長期來看,不見得比東歐這個區域好,因為俄羅斯現在的成份大了,也重得多。

星期二, 7月 17, 2007

2007/7/17投資週記

2007/7/17

最近兩個月的台股會先修正,好一點跌到8800-9000,爛一點約8000-8500。目前台股尚無幾支可和拉美市場一樣生猛半年就漲30%。

中國基金目前應該出場,可轉大中華和拉美,等待下半年至明年年中第一波整理完畢。

拉美今年下半年還有很大的機會,在晨星前十名排名的基金,在市場好的時侯跑第一名不見得是第一名,在市場不好的時侯還第一名才是第一名。排名中的美林其實只是一支基金,用不同貨幣計價也有給法人和散戶的排名。

拉美在晨星的排名四顆星是在10%內,三顆星已經出了10%。一般晨星是以三年來做評比,目前的五年化來說,在五年前2002下跌後起漲。

比較起來,2006的拉美40-50%和2007的中國80%,差了快30%,所以趨勢看對比較重要。

拉美大部份有組成巴西約50%,墨西哥約20-30%,有巴西石油、還有CVRD的鐵砂去年對中國漲價70%,對全球漲80%,其他很多是原物料,而民生必需品亦是,並非全部都原物料。只要新興國家對公共事業的投資不減,拉美就是繼續漲。

中國的儲蓄率是不準確的,西方人看儲蓄率的角度是完全失真的。

油、礦等「地底財富」席捲全球
中國經濟崛起、帶動全球經濟強勁需求。
俄羅斯、拉丁美洲礦產國大發利市。
歐、美、鄰近中國國家服務業大賺成長財。
全球投資再產生巨大獲利。
超額利再轉成「新投資」。

當中東、新興歐洲、俄羅期、拉美和中國因內需能稍和美國相抗一點點,五年的景氣循環已被打破。

俄羅期股市五年漲800%
巴西CRVD4年漲400%
墨西哥Cemex5年漲300%
紐西蘭農產品指數3年漲88%,而礦藏指數3年漲幅400%,股市亦大漲93%

巴西剛剛突破1兆美元,規模到外資占34%,任何「未來主題」型的基金都不值得投資,這些都是等待長久不可知的未來。

馬丁可利的世界資源主投資北美和歐洲,其他不到1%,去年漲了92%,今年已50多%

美國三億的人浪費的油,遠遠超過中國十四億人。全美國消耗的物資是其他地區的總和。

單筆才有資產配置的問題,如果是定期定額,就直接押高風險的讓它一直漲就對了。

群益馬拉松2001-2002大盤跌20%,結果竟然跌80%,這種爛東西竟然賣得嚇嚇叫。在下跌市場抗跌的東西,才是基金經理人的功力。

富達歐洲、寶源美小、天達環球、坦伯頓全球都比馬拉松穩健強多了。

add on 2007/7/18
中國股市進入第一次的整理期,以中國股市的規模,整理個半年一年不是很意外。整理完還會向上衝。因為還有像中華牌香煙這種吸金大怪物等著IPO來拉高權指,而且中國不是只有一家煙廠,還有一大堆酒廠。比照一下美國的七大煙廠的市值,還有酒廠的市值。就知道中國股市的成長空間。

星期日, 7月 15, 2007

海外知識分子怎麼看台灣

「這裡是華人地區最安全最安心的地方」
「台北是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我覺得真正能代表中國的,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西安,而是台北」
「我在台灣發現真正的中國」
「聽老一輩說過,文革前的中國人也和現在的台灣人一樣有禮有溫情」
「現在還不能統一,台灣要一直進步,當大陸的範本。現在統一,共產黨就不需要進步了」

  這些話,是出自於那些來台旅遊的海外大陸人所說的,如果是台灣人說,那我還不會有感覺,但大陸人這麼說,就讓我感到好奇萬分。這群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大陸人,視界是比一般台灣人更寬廣,但他們為什麼說我們是真正的中國?意思是他們心中的中國是現在台灣的樣子嗎?

  共產黨很明白直航可能帶來的衝擊,因為大陸人已被共產黨教育60年,都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所以當一下子有很多大陸人來台灣,發現了上述這些敘述的感覺時,共產黨要怎麼自圓其說?在可見的未來,中共還是會繼續堅持兩岸是「中國國內航線」,旅館業還是乖乖經營醫療旅遊客吧!不要一直打著三通名稱在炒股價。

很詭異的「國內」航線

  因為兼差做旅遊,所以了解了兩岸直航的最大癥結是航線名稱。台灣方面提出很多有創意的名稱:兩岸、離境、境外、離島…很多模模糊糊的航線名稱,而大陸方永遠只提一個「中國國內航線」,所以呢,阿九說選上要直航三通,意思是他要承認兩岸之間的航線叫做「中國國內航線」?所以明年的選戰就等著被狠狠地被修理吧!
  但是「中國國內航線」就不行接受嗎?能不能硬拗成我方可以接受的說法呢?因為對方並沒有說明白中國是指那一個中國,雖然大家心知肚名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目前台灣的政府自稱為中華民國,不是也簡稱為中國,而大陸是非自由地區卻也算在中華民國的領土中不是嗎?那我們能否硬拗說中國國內航線是指中華民國國內航線呢?雖然對台獨死忠的240萬很難交待,但至少能向其他1500萬選民交待不是嗎?
  這時又來一個問題,如果大陸把這條航線講明白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線」…那我們還真的沒辦法談,或者,我們可以不管他用什麼名稱,航線談判和主權有無受侵犯如果沒有任何直接間接關係,去接受這個名稱又如何?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線」會讓我們的總統變成特首嗎?會有北京的某某人跑來當總督嗎?如果跟本沒有,那麼答應有什麼關係?搞不好答應了反而變成大陸方很難對前赴後繼想來台灣的民眾有交待:「為什麼兩岸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航線,要來台灣還那麼麻煩?」
  其實…共產黨並不希望兩岸真的三通,我在下篇會提到。

add on 2008/1/16 跨年夜時,我的友人Laura告訴我們一些人中國國內航線的意涵,就是這條航線只有中國國內的航空公司如中國、東方、南方…這些航方公司可以飛。華航和長榮不註冊地不在中國不能飛。我想到一個解決方法,就讓華航、長榮、遠東用控股的方式入股大陸的航空公司或讓對岸來入股台灣的航空公司,看能否用這個理由讓台方的航空公司也直飛大陸?

民間跑得比政府快的醫療旅遊

首先看兩則新聞

張揆推動醫療旗艦計畫 開放陸客來台就醫 商機三千億

更新日期:2007/07/12 04:39 記者: 蔡慧貞、林庭瑤、黃庭郁/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張俊雄昨日在院會上宣布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初期選定肝臟移植等五個項目,客源包括海外僑胞和中國大陸人士;涉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請陸委會七月底完成相關配套,八月一日開始受理觀光團申請,並希望藉此帶動兩岸觀光及包機政策。

陸委會法政處長楊家駿指出,現階段大陸人民只要符合罹患重症,而大陸醫院無法醫治,即可向台灣醫院申請來台就醫,我政府採「專案許可」核定,依往例從未拒絕。

全球興起醫療旅遊風,為爭食全球高達三千億美元的醫療保健市場,政府決定推動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月底掛牌成立「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辦公室」,進行跨部會與異業整合。

張俊雄表示,初期以台灣具競爭優勢的醫療項目為主,包括肝臟移植、顱顏手術、心血管外科、人工生殖和關節置換手術五大項目。透過政府和民間醫療團隊合作、計畫性行銷,預估三年提供服務十萬人次,達到七十億元效益,帶動民間投資、提供約三千五百人次就業機會。

陸委會指出,大陸人民如果有上述五項醫療需求之一,須先與台灣醫院進行連繫,由醫院送件移民署,移民署同時傳給衛生署,經衛生署核定後,移民署即發給入境許可證。

據陸委會估計,現階段來台就醫費用不低,近三年來大陸人民來台醫療只有六件。開放五大項目後,需求量有多大,陸委會表示「相當可觀」。

行政院規畫開放大陸人來台醫療觀光,醫界樂觀其成。台灣肝臟移植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皇說,台灣屍肝來源少,反而累積豐富的活體肝臟移植經驗,「台灣換肝的技術、設備都是國際水準」,相對於這一、二年才開始發展活體肝臟移植的大陸沿海醫院,優勢明顯。

至於開放大陸人到台灣「做人」,亞洲第一、也是台灣第一個成功發展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的台北榮總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昇平認為,應該很不錯。


觀光業新生命力》美容之旅 醫軍突起

更新日期:2007/07/15 07:50 記者:記者 黃仁謙

近來媒體大幅報導,台灣的醫療技術再加上費用較便宜,吸引許多日本、歐美及東南亞的外國人來台換人工關節、整型及洗腎。

雄獅旅遊副總經理黃信川表示,台灣的醫療水準很高,很多華僑都喜歡回台灣動手術,這已經不是新鮮事;甚至部分已移居海外的台灣人,就是為了保有健保,不願放棄中華民國的國籍。

他指出,現在,來台醫療的人還不是很多,市場上看到的,都是特例,數量真的很少。由於專業不同,一般承做醫療團的國外旅行社,都會先向台灣的衛生署詢問,如果術後想在台灣停留,衛生署則會請觀光局轉介旅行社和他們配合。

但如果政府真的有心要發展醫療旅遊,未來絕對會成為台灣觀光產業的金雞母。這些有能力出國醫療的人,相對於一般觀光客,不但停留在台灣的時間較長,由於需要更多照顧,他們更願意花錢消費。

名 人何麗玲開設的春天診所,去年就和香港最大的旅行社結合,鎖定港澳人士推出醫療美容之旅,讓來台旅遊的貴婦可以順道做一做,割雙眼皮、打玻尿酸及肉毒桿菌 及雷射等治療。但由於許多來台的港澳貴婦不願曝光,春天診所不敢對外高調宣傳。據了解,短短一年時間,至少已有上百名病患。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調查,2005年,全球國際醫療保健市場規模已高達2,000至3,000億美元。五年內,亞洲國際醫療市場具有每年40億美元的潛力。

去年,曼谷邦格蘭醫院(Bum-rungrad)光是國外來的病患就有5萬多人,比前年增加了30%,其中有75%來自美國。保守估計,國際醫療商機至少可為台灣創造數十億美元收益,占台灣總體經濟的10%到20%。

行政院長張俊雄日前宣布,8月1日起推動醫療旅遊計畫,初期選定肝臟移植、顱顏手術、心血管外科、人工生殖及關節置換手術等五大醫療競爭強項,將台灣優質醫療行銷於國際社會,讓「顧客走進來,醫療走出去」,可帶動國內觀光、交通產業。

預 估三年內可服務10萬人次,達到70億元效益,提供3,500名的就業機會,希望能藉這個計畫帶動兩岸觀光及包機政策,也不排除和大陸醫院合作,建立轉介 據點,視政策開放程度逐步擴大。在政府大力推動發展國際醫療服務之際,私立醫療院所早就看到這一部份的商機。長庚醫院早就開始進行國際醫療服務,以高雄長 庚為例,至今已有日本、南非、菲律賓、越南等地病人到高雄長庚求醫。

高雄長庚指出,台灣醫療技術先進,以活體肝臟移植為例,高雄長庚的活肝 移植一年存活率是95%,五年存活率是92%,這個成績在全球最高;也因此,許多國外病人慕名而來。除此之外,台灣的收費比新加坡、美國等先進國家低許 多,也是誘因。在新加坡做一次肝臟移植手術約需花費星元31.2萬元(折合新台幣約600萬元),美國則是約3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1,000餘萬元。

在台灣,不含食宿,高雄長庚的外籍病人若是膽道閉鎖症或威爾森氏症,花費約新台幣10萬至150萬元,因B型肝炎或C型肝炎引起者,需注射昂貴的免疫球蛋白,花費約200萬至300萬元。

現在新加坡、印度、南韓、泰國等都大力發展醫療觀光,新加坡甚至把觸角伸到中東地區。台灣的利基點則在東南亞及大陸,只要能吸引這些市場的中、高階客層,就有無限商機。

--------------------
台灣的利基點不會只在東南亞和大陸,台灣早晚會搶白人病患。相關的觀光配套如簽證還沒跟上腳步,持續做下去才會吸引更多白人。

星期六, 7月 07, 2007

未曾命名的新威尼斯商人的省思

原文在這個link

蘋果日報2007/7/7


歷史轉眼到了奇特的新富年 代。我每周末整理國際新聞,常心驚膽顫。我們活在一個資本主義邊緣的地段,這幾年賺大錢的好事鮮少在台灣發生;可是我愈來愈發現台灣有一批年輕新貴,與世 界新富連結,從事基金經理人或私人理財顧問的角色,居信義豪宅、玩千萬名錶、藏珍貴名酒。他們和我每星期閱讀的金融新聞,息息相關。住在這個島嶼,他們是 唯一搭上新富特區的子民。

全球化讓富人不斷變革
我舉英國《金融時報》某日的兩則報導為例,「私人銀行展開人才大戰」、「全球私人銀行業前景看好」。近五年的市場移動,富人階級們愈來愈明白傳統的事業受 全球化浪潮淘汰的太快;從中國、印度不斷加入的廉價勞力,把全球的生產分布與價格,都做了革命性的改變。一位自台中移至東莞的鞋商,每日活在污濁的空氣與 居住條件下,他的鞋廠可能有五萬工人,明天漲工資,後月鬧工潮,下年採購商減價。活到六十歲,這些富人在全球的浪潮中,疲倦至極。過去五年,一個新興的財 富增值行業崛起,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私人理財」以這門不久前還被視為金融服務業中雞肋的行業,每年以30%規模成長。普華永道(PWC)以43個國家 265家企業高階主管為範本的閱卷調查,顯示未來「私人銀行」亞太和東歐地區增長最迅速,各大銀行競相爭奪市場上日益加入的新富人,在亞太地區,初估每年 資產規模可增長34%,俄羅斯增幅更高達30%至50%。
怎 麼說明這群奇特人類呢?首先,他們不論住什麼地方,都可藉由私人理財銀行的手鍵盤一接,連結全世界當紅或最熱門的投資地點。想像某位海南島富人,他居住的 房子可能與蘇東坡或海瑞被流放的地點不遠,但如果他持一筆資金交給私人銀行,他可以投資JF東協、東歐基金、馬來西亞、俄國石油、日本房地產。在他身邊所 發生事物,除非天災或兇殺兇殺案,與他關聯極低。他看待世界的方法與眾人不同,伊拉克戰爭若崩垮了,石油大漲,他手中剛巧持有能源或礦業基金,他更好。人 死的愈多,中東愈亂,石油價格愈高,他愈發。
莎士比亞於《威尼斯商人》一劇中,借由基督徒與猶太人的借貸,昭示了歐洲脫離莊園經濟,走入商業時代。現在新的威尼斯商人又誕生了,只是尚未命名。

新富階級下的奇特年代
雖然在各個國家勤奮工作的人眼裡,他們實在是一群鍍金的蛆蟲,可是這幫子人引領新的潮流、慾望與消費,他們把資本的意義擴張到令人沮喪的地步。為了吸引他們的「冷錢」,各國政府還得想盡一些關稅辦法,熱臉貼他們的無情「屁股」。
我 很難想像再過五年,這種現象持續下去,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是什麼?一位美麗的40歲女子,因為投入私人理財行業,她已租得起每月30萬租金的台北信義傑士 堡,與郭台銘當鄰居。望著台北101夜景,這裡是她的故鄉,她父母居住的地點;但台灣經濟政治兩岸的掙扎均與她無關。一切的意念都像一場美麗的疏離遊戲, 這101夜景只是世界許多延伸的景象之一,她與它互不相屬。
歷史轉眼又到了一個奇特的年代,當年美第奇(Medici)家族的歷史如今複製成千萬私人銀行專戶,浮上歷史檯面。
二十世紀初社會學家將歐洲資產者統稱為「布爾喬亞」;這幫子人掌控了我們對十九至二十世紀人類生活的想像;如今布爾喬亞之名徹底老舊了,新富階級已起,歡迎來到奇特的年代。

陳文茜

------------------------------------------
  Winners take all,這是一點也沒辦法逆轉的事。這是自然界物理現象,在隱藏的邏輯中有詳給的說明,甚至在境外共和國中,有一整個章節在質疑這類哲學問題。陳文莤自己就是一個新富階級,我不知道她有何資格批評富人靠錢滾錢的行徑。在連結這本書有找出,加高富人的稅率是唯一降低貧富差距的方法。但文中似乎是嫉妒羡慕這些年紀輕於自己,就能住在傑士堡,年輕自己數歲的女人,不然不用花一個段落來寫這個場景吧?
  到底這篇文章是什麼意思?要我們也頻頻洗錢,學有錢人一樣錢湧世界,邁向有錢一族?亦或是要攻擊這些人枉顧社會良知,不知人間疾苦,不管台灣死活?還是說要讀者深感不公,要求政府提出政策,讓有錢人的錢不會外逃,能繼續投資台灣?整段看起來都是陳自己對自己說:「有為者亦若是」似的。

  有錢人愈來愈有錢,工具愈來愈神奇,是很正常的事。政治哲學上來說,要避免有錢人在滾錢的過程中短期傷害到別人的利益時,要怎麼調合?公司資遣費只能解決勞工短暫失業和心理受挫的問題呢?資本主義以二分法明確地把公司的所有權歸於股東所有,把勞工給異化成生產工具,就冷冰冰的財務數字來看是沒錯,但就長遠的工廠發展來說,節省的成本亦或增加的利潤實際上都流入股東的口袋,問題就來了,曾經工作過的勞工,能否擁有部份的股份,享受利益呢?這時出資的股東又有話要說:「我們要負擔公司失敗的風險,市場變化無窮,要是公司倒閉,我們的本金會損失很大,那麼這些勞工要跟我們一起承受嗎?」當然,被遣勞工股份如果加上閉鎖期的話,也許可以解決。又有勞工說話了:「誰知道這家股票能活多久,搞不好一年後就倒,那我要那些股票幹麼?我要現金啊!」所以最後會演變成勞工可以選擇拿現金、選擇權、還有股份等等的協調辦法。只是這則法律要怎麼訂定就有得傷腦筋,以台灣的立委來看,顧著喬公共工程的利益就忙不過來了,那管什麼勞工和資方對資遣時雙方怎麼協調這種麻煩法案?就算有少數立委真的有心,目前很無力,還要再等個三五屆的替換,隨著人民的公民意識昇高,才有可能實現。

  而新工廠的落腳地,提昇當地人的收入,購買力增強,加速了當地人的生活品質,創造更多貨物流通,亦幫助原來的股東除了節省成本增加的毛利外,還拓展了新市場,現今的中國市場就是如此:收入提昇,購買力增強,大量的市場出現。企業的營業規模因此不斷擴大,股東的ROE不斷提昇,所以股東就更有錢去做其他投資,再賺更多錢,如此不斷地循環。

  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對有錢人的收入課更多的稅。可惜,台灣的外交很差,錢只要出去了,就追不回來,王又曾、郭力恒,都是很好的例子。當然囉,台灣的有錢人都犯了一個很大的錯,就是跑去當山姆大叔、楓葉國、袋鼠國的子民,偏偏這些國家的外交能力比台灣強太多,尤其是山姆大叔,可以透過CIA去追錢的本事更是令人難以招架,屆時才發現境外共和國全部破功,自己又落得被通緝逃稅的下場。

  要當新威尼斯商人,先從不要拿強國的護照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