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10, 2006

劉銘傳真的有在台灣蓋鐵路嗎?

  1876年上海的英商怡和商行,修築了 一條吳淞碼頭至上海的窄軌鐵路,全長14.5公里,是中國最早的營業鐵路。但火車撞死了一頭牛後,引起村民不滿,認為鐵路會破壞龍穴。清廷害怕這一風水傳 言,會動搖一再割地賠款,早已人心動搖的皇權,於是一再交涉,花費白銀285,000,將其贖回拆毀。

  1887年劉銘傳擔任台灣巡 撫時,一再奏准修建台灣省鐵路。清廷要求丁日昌「審時度勢,妥速籌策」,並決定每年撥銀200萬兩,但劉銘傳實際拿不到40萬兩,建路經費嚴重不足。李鴻 章原本要向上海英商麗如銀行借款60萬兩,也因利息太高而作罷。丁日昌乾脆將拆下來的吳淞鐵路設備運到台灣,這條以台北為中心,向東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 竹,總長107公里的「縱貫鐵路」,就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勉強蓋了起來。

  這條鐵路是不是真的可以「營運」,《台灣通史、郵傳志》裡記載:「每車長約二丈,貨車略同。凡設車站十六處,均以土造,曰火車房,其驛長曰司事。顧當草創之時,站中不設信號機,亦無昇降場。其始每日開車六次,後乃減為四次。然途中遇車,隨時可以搭乘,故時刻不定。」

   「乘車之費,自台北至基隆者四角四尖,而至新竹者八角六尖,上等倍之,每裡約當二尖一釐。貨物則擔抵一人。平均一日之客,台北基隆五百人,台北新竹四百 人。顧是時民用未慣,物產未盛,而基隆河之水尚深,舟運較廉,鐵道未足與競,以是入款尚少,每月搭客一萬六千圓,貨物四千圓,收支不足相償。」

   劉銘傳因技術限制,設計委託外國技師,但為了節省經費與確保權利,實際建築由中國官兵與工人執行。當時在架設這段鐵路的官兵和工人,根本不知道鐵路是什 麼,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只要外籍工程師一離開視線,測量用的木樁就會被拿去生火煮飯。枕木與鋼軌被偷不說,連鐵軌邊的碎石到車站屋頂的瓦片,無一 不遭人偷。

   這條「外人設計,國人自建」的鐵路,設計者從德國的貝克,換到英國的馬迪遜,因為根本無法監督工人,以致連換了五位總工程師。監工一職又都由當地豪族賄 賂而得,為了迴避墓地或私有地,就任意變更路線。為了節省經費,還把設計的隧道一律取消,沿著地形彎彎曲曲的建造。另一方面則不考慮地質,以致下雨就流失 路基。橋樑也從鋼架改成木架,大雨一來立刻倒塌。行車時晃動劇烈,敢搭乘的人當然不多。

  尤其台北到新竹那80公里,沒有任何信號標 誌、平交道與月台,時速只有13.7公里,要上車的招手讓司機停車,要下車就必須自己跳下來。最刺激的是軌道裡每隔20分才有一個「集勾配」,所以這種無 頂無窗的列車,比遊樂園的雲霄飛車還好玩。行車途中若遇到缺水,還要下車到附近山谷幫忙找水,挑水回來後又要等煮到沸騰。加上車資不隨里程而定,混亂無章 法,官員兵丁搭車又都免費,假日還停開,根本沒有營運價值,也難怪接任的邵友濂,會奏請停建原本要一路修到彰化的「鐵路」。繼續閱讀…


早年國民黨用來統治台灣講的假話,如今一一被撮破了。還害我初中三年背一堆假東西,浪費我的腦力。只是,不知道這段比較正確的歷史,有沒有編到歷史課本中,將來我的小孩唸書還是唸那種國民黨版的話,我可是會號召家長們去抗議。

2 則留言:

  1. 板主

    丁日昌似乎沒有將拆下的吳?鐵路拿來作建設
    那時因經費不足而停擺
    拆卸下來鐵與木多半腐朽

    近來發現
    騰雲號火車頭為吳?鐵路之再利用

    回覆刪除
  2. 不知道哩,我也是從別人網站上看來的,你要不要問那位管先生,他專門研究歷史的,會比我更清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