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24, 2006

台灣生醫界的未來

2006/7/24中國時報

生技系求職難 僅10%學生入本行

  這幾年生物科技、生命科學領域很紅,生科領域也成了不少考生心儀志願,但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最新公布的《新興生技產業科技人才供需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大學近5年來新增生技相關系所高達67個,只有約10.5%畢業後進入生技產業工作,「學以致用」比例明顯偏低。

  專家建議,滿懷憧憬的考生選填志願前,應了解生技產業在台灣仍是「叫好不叫座」,工作難找,未來若想有所發展,就必須放眼全球,大學畢業後繼續出國深造、攻讀碩博士。

國內人才超量 職缺有限

  台灣生物科技開發基金會董事長江晃榮直言,國內生物科技人才over(超量),生技產業又起不來,相關科系畢業生只能擠學術機構當研究助理,但這部分的職缺非常有限。不然就是當業務員,推銷生醫儀器,很多人做個12年覺得大材小用,紛紛轉行。

  江晃榮指出,這種現象因政府把生技產業喊太熱,產業實際發展卻跟不上。但大學為了招生方便,一窩蜂把許多科系全改名「生物科技…系」或「…生命科學系」,考生不懂就拚命選填,造成人才供過於求,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

  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各大學追趕生物科技熱潮的結果,反而造成所有學校傳統生物學相關科系全部不見了。各大學屈服於選填志願排名而改名的案例,近幾年不勝枚舉,台大農學院換個名字叫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機械工程系改名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選填志願排名馬上三級跳。中興大學也如法炮製,許多學者看得直嘆:「都是在誤導考生!」

大學紛紛改名 誤導考生

  學者說,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的調查真的有實例可反應。他的兒子從某國立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在生技產業找不到工作,就轉往金融業發展。他認識的朋友,也有2人的兒子分別從某2所知名國立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都找不工作。

  專家建議,對生技產業有所憧憬的考生選填志願時,必須先認清自己對生技是否真的有興趣,如果只是想找個賺錢的工作,可能就要考慮一下。江晃榮鼓勵對生技真的有興趣的考生必須有出國深造的打算,進一步攻讀碩博士,未來發展除了研究路線,也可把目標鎖定美日等國生技產業,「生技產業在台灣起不來,在美日卻很熱門,而且很有前景。」

清大教務長:生科名詞被濫用

  大學「生命科學系」及「生物科技系」紅得發紫,但畢業生卻面臨找不到工作困境。清大教務長周懷樸表示,生物要和資訊、電機結合才有寬廣出路。

  交大招生組長張漢卿也表示,「生命科學」名詞被「哄抬太高」,有點過度濫用。學生走生科路線,如果未來研發出新藥,確實可賺大錢。但新藥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很長時間,這方面台灣三、五年內看不到好前景,美國機會比較多。

  張漢卿說,名校生命科學相關科系學生主要走高階研究路線,比較後段學校的畢業生如果不繼續深造而直接投入生技市場,找工作遇挫折機會大。

  張漢卿指出,他從事招生工作時,一些家長會問某些科系出路,他總是回答「唸書志在造福人類,不是賺大錢」。他兒子讀清大生命科學系,他不擔心出路問題,因為名校畢業生找工作不會有困難,只是喜不喜歡找到的工作而已。

  周懷樸表示,清大現在推雙主修或跨領域學程,譬如生物資訊學程結合生物與資訊,背景是資訊;電機生科班入口是電機系,學生可一直走電機路線,如果想結合生命科學也沒問題。

台灣生技 生路難行

  生物科技被政府列為「兩兆雙星」重點產業,但這幾年經驗證實,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條件不強,相關公司太少,大學生物科技相關科系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問題將逐漸被凸顯。

  生物科技在全世界當紅,台灣政府也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但這樣切入到底對不對?生物製藥最能賺大錢,但以台灣的條件來看,到底有無前途?

  根據統計,一個新藥從研究到上市平均要十四.五年。除非國際級大藥廠,否則根本玩不起這遊戲。台灣政府之前規劃成立竹北生醫園區,但「台灣」和「生醫園區」這兩個詞基本上有相當程度衝突,台灣如果能有一、兩家稍具規模的藥廠已經不得了,生醫園區要成功談何容易。

  台灣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因為資本少,所有投資都希望早一點回收,沒辦法看太遠。現在雖出現一些大型企業,但五年內看不到回收效益而仍願意投資的,可說少之又少。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公佈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畢業生僅10.5%進入生技產業工作,戳破了「國王的新衣」,證實台灣生技產業發展不好,所以相關科系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專家分析,台灣在生命科學上游研究方面做得不錯,譬如中研院及一些名校有不少研究成果,在世界上也居於領先地位。問題在於,台灣鮮少企業有能力將這些研究成果商品化,創造利潤。

  台灣在製藥方面沒有機會,但生命科學和資訊或電機結合發展或許可以走出一條路。因為台灣是資訊大國,相關技術世界一流,如果能和生命科學研究成果結合,譬如開發生物晶片、生物影像或是電機生科等,前景應當不錯。

  政府資源有限,台灣發展生物科技產業要從重點切入。政府在台灣各地規劃生醫園區,應當重新評估規模及發展方向,否則路走錯了,又是白忙一場。


  只能說,長路漫漫,全島傾盡全力,上百億美金,就只能搞幾支疫苗如我的老師簡教授所做的豬萎縮性鼻炎疫苗,還有治癌的改良藥(三代小紅莓)出來,老師花了十五年,終日在豬舍中採樣本,帶領歷屆本系系友,好不容易做出來。靠著國科會的預算,要十五年才能拿到每年5000萬美金的市場規模。當然,農業藥的市場不若人類用藥的市場可觀。但是呢,所花的時間、金錢,相去不遠。台灣沒有政府的支持,是玩不出來的。一罐2000ml的PCR專用enzyme就要上萬美元,除了國外那幾家大藥廠,誰能支付五億美金(2000年時估要三億,現在難度更高),而且美國國內的輿情高漲壓力下,FDA有可能不再核准同效新藥(雖是新藥,但和舊藥效果差不多),開發成本可能一舉突破七億美金。其實五億美元對台灣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有多少企業一年的純益能到三千五百萬美元(分攤十五年)呢?

  資訊與生技相結合的生醫工程,台灣還在發展中,目前這些器材公司都由海外大廠把持,毛利都在50-80%以上,不過嗎…這裡頭的專利問題非常多,目前國內能搞出像樣的SOC的廠商,我並不清楚,the end of medicine(正在向出版商拗…)點出了矽谷許多有趣的玩意兒,不過嗎…大家不要看了書就卯起來去投資,FDA的審核沒那麼簡單。台灣的IC design公司能否做得出這些玩意兒,實際上是未知數。目前懂資訊的人不懂醫生,反之亦然。美國在十年前就開始整合這兩個產業,或都說,除了美國外,全世界極少國家有辦法做到那種程度。
  就算歐盟的彼此之間的合作,也不見得能做出來。其中還有法律問題,到底要把人治療到什麼程度?需要耗費多少社會成本?在美國這種廠商拿著基督教義來行圖利自己之實,就算病人得為此破產也無所謂,而荷蘭卻在兩年前通過全球首例合法安樂死案件,記得上星期六看了常務島耕作,裡頭提到日本發展看護機器人,在十年到二十年後會有530萬人需要看護,島耕作很高興有這個市場,可是那個研究主任卻不認同這樣的發展。他認為讓人舒適地離開人世才會是未來更重要的事情,也符合自然法則,本來就該走的人,硬把他拖住,對病患與家屬來說,都是一大精神折磨。
  所以,未來有錢人繼續活、沒錢人會死得比較早的趨勢會愈來愈明顯。但有錢人能多活多少呢?人還是有一些極限在。而照顧老人的成本,會讓子女愈來愈難以招架,如果GDP的15%都花在病人延長生命上,是否符合公平原則呢?這是政治難題,不過嗎,也表示可觀的穫利。大家想想,那個死掉還可以把埋藏墓園土地,炒到天價,印證他自始至終都是「地產大王」的仁兄,在醫院就拖了五年,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如果能從這麼有身價的身上,每個人賺他個上億,一千個就有千億的規模了。台灣願意花一億來延長自己壽命的不只一千個吧?那麼,全世界呢?人數雖少,但營業額和毛利非常非常高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