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10, 2003

抓住日常隙影間的愉悅 - 生活的閱讀

本文是直接節錄大塊文化的事後文

講題:抓住日常隙影間的愉悅 - 生活的閱讀
主講人:韓良露(作家)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時間:4/26 下午2:30-4:00

  金石堂「我的書店」第七季人文沙龍講座,第二場講座於四月廿六日下午兩點半舉行。原訂由名作家韓良露小姐與圖文創作者歐陽應霽先生與讀者談「抓住日常隙影間的愉悅 - 生活的閱讀」,但因為顧慮到香港SARS疫情,歐陽應霽商請大辣出版總編輯代他參與這場講座。

生活不等於活著
良露首先提到,進入20世紀後人們開始注意到「生活」和「活著」兩者的不同,試著摸索生活的意義,思考在生存與工作之外,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散文是 探討生活最多的文體,例如法國蒙田的隨筆文章,裡面描述了他如何散步、喝酒、閱讀。洪範出版楊牧編的幾本豐子愷散文集,內容也同樣是關於這種生活間的大小 事件,也是以散文書寫生活中的種種閑趣。

我和之間的感覺
至於許多關於飲食、行動、收藏等等的指南書籍,算不算是生活閱讀類的書呢?這些關於許多how to的書,教人怎麼走、怎麼吃、怎麼玩、怎麼看,與生活相關,但並不能算是生活閱讀的書,因為它們只處理與物相關的訊息,不處理感覺的。
活閱讀最重要的特色,便是專注在人與某種生活上事物的關係,有種「我和(某事物)之間」的感覺,就是生活書寫最主要關注的地方。例如現在大家最關注的 流行性疾病這件事,蘇珊?桑塔格寫出了《疾病的隱喻》,關注人與疾病間的關係,人對待病人的態度是怎樣,而不僅僅是關於疾病的資訊而已;歐陽應霽的《設計 私生活》和《回家真好》,不只介紹設計師的產品和美麗的屋子,而是在處理人與設計品的關係,人與居所的關係。生活的關鍵就是在日用物品上用不用心。
蘭西絲?梅耶思的《托斯卡尼豔陽下》和《美麗托斯卡尼》,除了是一個美國婦女搬到義大利鄉間居住的情形之外,同時也是她破碎的心靈在托斯卡尼逐步修整的 過程,是一個人跟家的關係,以及她重建家庭的過程。《萬里任禪遊》(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寫的是利用摩托車旅行,以及作者與摩托車、修理工具間的關係。這些都是處理人和某種事物間的感覺,有情感的部分,而不光只是描述 外物而已。好的生活閱讀可以將其所寫的事物描述得很有特色、很誘人。

訂定主題的生活閱讀
健和表示,騎車也是可以有各種主題的,以自身的經驗來說,他去年在法國進行單車旅行時,為自己訂了一個品嚐平價紅酒的主題,到法國各地去品嚐當地的紅 酒。旅程由香檳區出發,經勃根地、普羅旺斯,一直到馬賽為止。就算騎車四處旅遊,還是要帶書,在單車後兩大袋行李中,有一袋便裝滿了書:米其林指南、介紹 民宿與景點的書、各種遊記。在更前一年也做過另一個主題旅遊:梵谷,自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發,沿著梵谷旅居過、畫中出現過的地點逐一拜訪,梵谷主題的後半 部就接著下一年的法國之旅,繼續追索梵谷的腳蹤。做梵谷主題的旅遊,書也是不可或缺的,關於荷蘭、梵谷、藝術的書都是必需品,生活和書籍變得互相需取。

非專業才有趣
良露接著表示,生活閱讀中寫得比較好看的書,都不是專家寫的書,因為生活不是專業、不是生意,也不是責任。一個登山專家寫的登山書,讀者看了一定是覺得 很了不起,可以完成這麼多超越體能的任務,除了佩服之外便沒有其他的了。但比爾?布萊森的《別跟山過不去》這樣由一個非專家所寫的書,卻將登山的經歷寫得 很有趣,有各種掙扎著爬山與不爬山的理由,與各種遇到山的不同心境,大部分讀者看了都能會心分享,這些都是在登山專家的書中所不會出現的。
生活書寫必須保持非專業、非工作的原因,是因為變成專業時,難免會摻雜進各種利益和立場,便容易失卻其中的樂趣。一些文人在談非專業領域時,會有一種瀟灑,其原因便是不受利益的牽絆。

留有餘裕的空間與時間
活閱讀之後,轉過頭來看閱讀生活,就是將生活當作一本大書來閱讀。我們得對生活中的事物感到興趣,並且專心投入,有時間跟空間去專注於其中,才會變得有 意思;觀察,投入,然後抽離,這樣才能好好地瞭解一件事。比如說觀察各種球類運動在不同地區的興盛狀態,也可以看出該地區的民族性:美國人愛美式足球,顯 示出該地區的人較喜愛蠻力;歐洲人喜踢足球,因為足球比賽經常有小動作出現,反映出歐洲人較喜愛靠小動作,這也是一個另類的切入點。
黃建和認為 「不務正業」是生活閱讀很重要的因素。把生活與工作切開,「不務正業」會讓生活開始發酵,開始變得有樂趣。生活過得精不精彩,有幾個要點:第 一,要有好奇心;第二,要具有想像力;第三,充滿熱情去讓自己的生活產生新的變化;第四,付諸行動。如果缺乏這些想自生活找變化的動力,生活仍舊會一成不 變。
套句論語裡的話來說:生活而不思則枉,思而不生活則怠。在生活中要能夠留下一些時間及空間,才能閱讀和寫作,抓住生活中片刻的領悟和喜悅,以新的心情、新的角度,才得以發現新的事物,而不只是用固定的、習慣的方向去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